兩會建言:
上市醫療器械公司董事長在今年兩會上建言,審慎在高端醫療器械行業推行“4+7”帶量采購,尤其是高值耗材領域。而兩年前,他也曾在2017年的兩會上建言,緩行或審慎推行醫用耗材兩票制。
審慎在高值耗材領域推行“4+7”帶量采購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常兆華表示,帶量“4+7”采購試點是醫保局解決我國“醫保缺口”問題的探索性措施之一,對于降低藥價、消除部分不合理中間環節,節省國家有限的醫保資金或有積極作用。
但在“4+7”的實際效果尚未得到準確全面的評估之前,不宜輕率地擴展至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直接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值耗材。
常兆華給出的理由是,藥品“4+7”主要依托于“質量及療效一致性評價”這一基礎,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原則上質量相同可相互替代,而我國高值耗材產業實力依然薄弱,目前尚無統一的編碼體系和評分標準。最重要的是,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的方法來區分高值耗材的不同質量層次或等級,若采用低價中標的慣常做法勢必會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同時,高值耗材通常更新迭代頻率高,每當新一代產品上市時,醫生需要通過長期學習培訓和經驗積累才能熟練并順利開展手術,若貿然更換醫生已嫻熟使用的產品,會影響手術質量;
此外,高值耗材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之復雜、周期長,其產能準備和提高是一個系統化的持續過程;若小規模企業以低價中標,難以在短期內迅速提升產能繼而無法保障產品正常供應;由此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是,企業一味降低成本從而逐漸削弱創新投入并失去不斷更新迭代的動力和能力,甚至會出現為保持合理利潤而不得不簡化生產工藝或以次充好的情況。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4+7”帶量采購會進一步向全國推廣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3月12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7”帶量采購還會進一步擴大范圍,向全國推廣,這項工作還要做下去。去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明確了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此后,11個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的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了《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根據采購文件,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即4+7個城市)將進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試點地區委派代表組成聯合采購辦公室作為工作機構,代表試點地區公立醫療機構實施集中采購。